1. 岗位替代与削减
- 大量岗位可能被替代:联合国报告指出,AI可能影响全球40%的就业岗位。麦肯锡的研究也显示,到2030年,全球约30%的职业活动可能实现自动化,约1200万人需要进行职业转型。
- 特定行业和职业受影响较大:AI对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例如金融、营销、客服、软件开发等领域。生成式AI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可能导致高级职位需求下滑。例如,AI驱动的智能客服和自动化编程系统可能替代部分客服和编程岗位。
2. 新岗位创造
- 高技能岗位需求增加:AI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新的高技能岗位,如数据标注、模型优化、AI模型开发、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等。据《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AI技术将创造出近600万个新工作岗位。
- 就业形态多样化:AI推动了远程办公、灵活用工等新型就业模式的普及,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3. 技能升级与再培训需求
- 技能需求变化:AI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对技术、社交和情感技能的需求上升,而对基本认知技能的需求下降。到2030年,70%的职业所需技能将因AI发生改变。
- 再培训的重要性:为了应对AI带来的就业挑战,劳动者需要进行技能升级和再培训。政府和企业需要提供专项补贴和教育资源,帮助受影响的劳动者顺利转型。
4. 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 替代-创造”效应并存:AI技术既替代了一些传统岗位,又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
- 行业和区域差异:发达经济体由于其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可能更容易从AI中受益,但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就业结构调整压力。
5. 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
- 持续影响与政策干预:AI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未来几年内,AI将继续深度渗透各个行业,企业需要提前规划人力资源结构的重构。政府则需要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能力和加强AI治理,来抓住AI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机遇。
- 教育体系改革:为了应对AI带来的就业挑战,教育体系需要进行改革,将数字技能纳入基础教育,并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增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
6. 未来十大将被AI替代的行业
专家预测,在教育领域,工作岗位有望增长6%。而在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领域,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6%。然而,公共行政部门以及运输和仓储部门的相关职业则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预计岗位数量将分别下降18%和22%。